South of the border - 臺灣最南/高屏四日單車旅行

不得不說2020年是一個特別一年,這個世界總是會有些大變化,
但今年對大家來說整體並不算是個好年。

少了出國的機會,至少我們還有美麗的台灣可以滿足旅行的慾望,
延續去年十二月的中部單車旅行,
之後也許每一年十二月都應該為自已安排一場名為放空的旅行。




辛苦了一年,不管是自身的工作還是Taiwan KOM challenge目標的挑戰,
對於我來說,是一直是處於在忙碌和訓練高強度與密集的訓練,
雖然我花更多時間騎單車,但在有目標之下每一次騎車還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與辛苦。

這回跟以往旅行的感受不同,今年也許都只專注在里程與爬升上,
當然,以訓練為名的騎乘下還是獲得了許多的樂趣與意外的一面。

所以十二月的這趟旅行我決定縮短距離,用不求速度且輕鬆的態度去騎車旅行。




之所以選擇高屏,是為了延續去年十二月從埔里經由塔塔加到台南的旅程,
這次就由高雄繼續,好像很也合理。

身為北部人,顯少到南部騎車,相對路線也陌生的多,
即使之前有過環島的幾次經驗,還是有許多想去的地方沒去過。

以前我的單車或機車環島總是以海線繞大圈為主,在有限的時間下也只能不斷的前進,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單車上,也希望藉著這次機會多騎一些非海線,並且花更多的時間去拍照,想把台灣的風景記錄下來。

其實這次最早開始的規劃是以屏東、台東縣為主。

但後來覺得...我對屏東實在太陌生了,索性就把大部分的時間都安排在屏東了,
高雄我還是有花了半天的時間,走訪一些我想去的地方。

距離上一次來到高雄的快閃,那時的我只停留了一個週末,沒能好好欣賞這座港灣大城還是有著許多的遺憾,在市區穿著卡鞋騎公路車絕對不會是明智的選擇,但我還是這麼做了。




離開了左營高鐵站,最先來到的還是「蓮池潭」,
之前我只有來看過龍虎塔,這次決定好好細細品嘗這個熱門的景點。

一到蓮潭路我就被眼前大量的機車光景給嚇到不會騎車了...

週日上午的蓮潭路超級熱鬧,果菜小販非常多,甚至封了一條路給菜市集空間,
加上來採買的人群大多使用機車代步,整個路上就是很刺激!

但離開了陰雨不斷北部,這樣的陽光與車水馬龍的景象,
反而讓我的心情非常的好...我到底有多久沒在有陽光的地方騎車了呢(笑)




雖然各地的孔廟都滿有特色的,但左營孔廟是我第一個停下取景的地方。








整體來說蓮潭池的廟宇每一塵都相當有特色,每前進一些都會有讓人驚艷的一面,以前總是匆匆的路過這裡,這次總算能好好慢慢的欣賞,這也是一個人旅行的好處。

缺點是短短的一條路卻讓我前進不太了...進度大不妙。




沿著鼓山路向南推進,我要去的是高雄車友熱門練車路線「高雄忠烈祠」,一彎進萬壽路,兩旁的樹蔭與平整的柏油路,也太適合騎車了吧!

路況極好,騎起來真的很舒服,可惜這條山路不夠長,很快的就到頂點了。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旅行也變得越來越輕鬆簡單,在市區騎車只要跟著車錶導航,不用一直拿手機對照Google map,也可以知道距離與爬升去應對山路的坡度或轉彎幅度,少了煩人的找路,更能把時間花在騎乘的感受上。








雖然南部比起北部在冬季時大多天氣很好,但卻位在東北季風的背風處空氣品質用肉眼就能看的出來...單車之旅變成用肺清淨之旅...




高屏單車旅行前一天才搜尋高雄要去哪,
就這麼巧恰看到了一處吸引我過去的地方「銀座聚場」。

是間咖啡店也是旅宿店。


我也運氣很好的有人退掉一個座位,我才能無預約進店內享受咖啡。


原本攜帶單車本來就不太方便去看不到單車的店,但這裡的座位似乎沒這問題,且服務人員也親切的也幫我注意我的單車,並給了我能看見車的座位。

停靠在對面的牆邊,店家與鄰居的關係都不錯,不僅讓我靠車,對面的老西服店老闆還讓我叫我進去他們店內說他們店可以拍到更好位置,南部的熱情超越了我的想像(笑)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我根本就沒在騎車...




在具有歷史空間的咖啡廳久坐,似乎太過於美好,讓我遲遲不肯回到現代。


但旅程還是要下去,不然快跟單車文章沒有關係了...

鹽埕一帶是高雄這幾年我覺得最好殺時間的地方,這裡要風景有大海,
要歷史有建築,要文青有市集。

看著眼前的大船讓我回想到2018年在日本單車旅行時路過的下關市,
那時我也是停在一個船錨柱上看著大海與大船。
在這裡隨時可以放空,大船則是讓景色更添壯觀的動態感。








從剛蓋好的「大港橋」往市區看過去,似乎是最新欣賞高雄大樓景色的方式。

最大的賣點是這座橋還會水平旋轉...不過我沒時間等他轉了,也差不多該往屏東前進了。








往屏東市方向前進時會經過一處叫「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的地方,這裡免費開放參觀,只要簡單的登記名字就能進去,單車也能直接騎進去。

雖然地段離高雄市有偏遠,但因為建築沒過多的人為整理,所以這些建築幾乎就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顧名思義就是廢墟。

雖然有人在管理,但這園區其實並不小,當天還有看到兩組新人在拍攝婚紗,滿適合想取廢墟的人來拍攝。












在天黑前抵達了屏東的民宿「鄉下人家」,當初看到這間用三合院改建而成時決定訂這裡,雖說走的是台式復古,但還是看的出來屋主還是用新的思維去設計。

也許這天住的人不多,屋主還幫我從單人房升級了家庭房,讓我有浴缸泡,不過想到南部缺水我還是簡單的沖個澡簡單處理就好。

這也是我第一次到屏東市,環過島許多次還真的對屏東沒有任何的印象...要說的話,多少跟我家鄉宜蘭有點接近吧,熱鬧的地方有,但整體來說出了鬧區就是一種鄉下的氛圍。(我好像在說廢話...)




既然來玩還是會想尋找一些特別的事物,其中身為麵包愛好者的我一定先要先來號稱"國境之南"最美麵包店「美菊」買點麵包當作宵夜或早餐。

麵包店開的像美術館一樣,但麵包本身也做的相當漂亮與好吃,一般我覺得有這種設計感的店通常都會賣的比較貴,但這裡的麵包就跟一般麵包店的售價並無特別的差異,也看到許多當地居民會騎機車過來購買,反而不會給我只是間賣裝潢的店。

這間是美菊的二店,一店其實是間麵店,一樣在裝潢上很有特色,但價格也跟鄉下一樣樸實道地,一碗麵差不多就是在45元左右小菜就是10至50間。












屏東的夜晚最熱鬧的地方大概在夜市與屏東公園那帶,其實鄰近有個地方叫「職人町」,這裡的彩繪牆並不是單純的彩繪一些畫作上去,也有巧思搭配著建築的造型去做,如同其他城市都會有的青年聚落,除了一樓的店面外,二樓以上有著許多的工作室,不單純只是個網美景點,實際上是屏東青年創業的重鎮。

其實屏東市還有一些地方我想去看看,不過我接下來還是要把重點拉回騎車旅行上面,就這樣第一天在少少的哩程下,我終於找回慢遊的節奏,少了那催辛辣手的高強度訓練,這種單車旅行.....超紓壓。




許久沒有旅行,懷念的打包行李與上車架的動作又讓我充滿回憶。

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以「神山霧台」為主,這條也是南台灣車友的經典路線之一。
離開屏東市前經過的圖書館漂亮到讓我又不小心浪費了點時間拍照。




行經國道3號的橋下時發現了「單車國道」的路標,一直有聽過原來在這裡...

雖然路線跟我要去的地方不同,我還是特別繞進去感受了一下騎在國道的感覺...




如果有天能真的實現單車國道的路線,那真的會是個很酷的樣子,不過對我來說單車的樂趣還是騎進大街小巷中吧,但這樣的路線如果在夏季時應該會是個絕佳的自行車道吧。





「三地門」這名字不覺得聽起來超酷的嗎?


在這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有這個地方,才知道我對屏東有多麼的不熟悉,
包含再上去的神山霧台在這次旅行後大大的驚艷了我對這裡的看法,

在三地門之後的路上充滿了原住民的元素,誇張一點這裡有點奇幻世界的感受,
沒有太多的水泥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木頭、石板,就算水泥也漆上了原住民圖騰的風格。









我很喜歡這些圖案代表一些店鋪,比起文字我更喜歡這樣的設計。




這面水藍色的牆似乎跟我的車色很相近。

亮點是整個建築,整體非常簡潔,從最上面的黑、白、藍去做大面積的色塊搭配,
些許的紅色反有點綴但不雜亂,讓我覺得看起來相當舒服。




雖然對我來說這趟旅程騎車本身並非重點,
但良好的路面與一波波的爬坡,隨時都有讓人舒暢的景色可以看,騎起來還是相當富有樂趣。




以往在平地較容易所看見的是佛、道教的廟宇,但在這裡看見各種漂亮的西方式教堂也是讓我有不同感受的一大重點,也讓我更有到國外騎車的感覺(笑)








神山霧台另一個可看點是「谷川大橋」,為臺灣最高橋梁99公尺高度,
騎在上面時風吹過來,真的有讓我閃了一滴尿的感受...

在台北常練的106乙時常會經過國道5號烏塗溪橋(排名第三,65.5公尺),
從下面看時就覺得非常壯觀,想不到這橋更是再高30多公尺....





你可能會好奇這照片是怎麼拍的...腳架?
不,那是以前的我....這次我有人體式腳架!!

這次與一位愛開車的死黨中間會合進行後續的旅行,所以我也從一個人旅行正式升級成團體旅遊了。

也因此接下來的照片的角度更加的豐富,我的照片也多了起來,這是以往我旅行中較難得能碰到的機會,也感謝好友一路上支援拍攝,這趟手握我的A73後,他也從單眼新手變成了大師,人果然是需要練習就會看的到潛能的。

不過...因為他把我相機當機關槍按讓我後來花了好幾天整理照片又是另一故事.......我的快門數啊(崩潰),不過看到有些照片真的拍的很棒,還是值得啦!
















有一位遊客從我旁邊經過時說了句「這個好像世紀帝國的建築喔。」

讓我心裡笑了出來...這裡還滿有那時代感的(稱讚意味




抵達霧台後我就沒再繼續騎上去了,反而進入了霧台部落,騎在又陡又是石板路上其實非常的好玩,像是到了國外的山中小城一樣探索這個村莊,路過一個大團的遊客,導遊還用麥克風叫婆婆媽媽團客們讓路並幫我喊加油,宛如進入了歐洲古典賽....








利用建材直接拼成圖案,實在是令我欽佩的一棟藝術牆面。




這裡真的相當好玩,不管是景色還是騎乘樂趣或是當地人的親切與熱情都讓我留在美好的印象!

也可以理解許多人會來這種騎車,其實我去的這天是星期一,但在山路上也有遇到了不少騎士,有機會真的會想再來騎車。









下滑到「瑪家鄉」後想再去另一個名為「禮納里」的部落前,原本想抄個近路卻連連20%-27%的坡差點沒被搞爆掉...,也因為在如此斜坡所建的民宅從上面往下看時也意外的發現這裡也好有特色!

只是這邊養狗的人滿多的,三不五時被狗吠真的是讓我又愛又怕(笑)




會知道「禮納里」主要是因為我在Google map上亂點時,看見這裡的街道也過於整齊,
一看才發現這裡因八八風災的關係是後來重建的永久屋,
三角屋頂的造型,在城市中看慣了所謂的台式美學後,來到這裡更有種清新感,
美式的街道風融合了原住民的石板圖騰元素,不突兀反而更增添了自已的特色。




在城市中你很難看到大量這種風格的屋子,
我想一般都是去渡假勝地才會有看到這種風格的民宿吧。




這裡更有一間全台最難訂的餐廳「AKAME」,本來想來吃看看,不過一來我剛好是休息日去另外在官網上近兩個月的預約根本是全訂滿的狀態,是個還有錢都還不一定吃的到店...




因為平日又太晚到的關係,大部分的店感覺都差不多要關了,但附近一間莉姆姆的歌讓我還是吃到了一直想品嘗的「小米甜甜圈」,看起來跟傳統台式甜甜圈長的很像,但不好意思我覺得小米甜甜圈更深得我心!

因為有騎車的關係...所以我決定買兩個來吃,口感比起台式的更有香氣,口感的扎實度介於海綿蛋糕與一般甜甜圈之間,有接近蛋糕的綿密感但又不會軟軟的,喜歡甜食的我這種東西可以連吃好幾個...





本來規劃是繼續沿著內山公路騎到萬金聖母殿,不過我們真的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拍照,
天色已暗,索性就最後一天再坐車來看吧。

這也是有汽車隨行的好處,比起以往SOLO的騎乘更多了彈性的空間。

12月的旅行對我來說相對是為了犒賞自已,
所以也更有預算尋找了平常旅行比較不會住的旅店。




旅行第三日,我們不急一大早出門,這次的旅行就是放空再放空,睡飽才出門,我把上午的重點放在恆春這座古城內,利用單車的方便性穿梭小巷。

已經進入淡季的恆春,對我來說其實是個更好旅遊的季節,一來不像夏天如此炎熱,二來這裡的天氣比起北部好上太多,冬季來到這裡時就會想起恆春是一個很漂亮的地名,也很符合他的名字「永恆的春天」。




我們的早餐就前往鎮上一處熱門的廢墟咖啡廳「樹夏飲事」,
這裡並不是在路旁,所以如果只是經過還真的不容易被發現。

但這裡的名氣似乎不成問題,雖然一早到時只有我們這一組客人,心裡想著運氣是否太好時,隨著時間客人也陸續的上門,我想如果不是在淡季前來這應該還需要排隊了吧。

不過樹夏飲事最美的季節就在於這建築左側的"鳳凰樹"開時,
這季節來雖只剩下枯木,但樹枝的本體本來就相當好看,
至於有無機會看到全開的鳳凰樹,那就等下次前來時再期待一下了。

















一般來到恆春,如果是想到沙灘的話絕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直覺墾丁一帶的沙灘。

如果不排斥路線小繞的話,位在後壁湖的雙塔沙灘、星砂灣這裡我覺得相當的美麗,除了威猛的落山風吹的我不要不要外,金黃色的沙灘與清澈的海面,讓人不由得想多坐久一點。

當然雙塔這名字對騎單車的人來說有點意欺,騎來這是否也算騎過雙塔了.....(並沒有

有時旅行就是這樣,本來要折返墾丁的路上時,意外看見遠處一個可能很漂亮的地方,透過googlemap上並沒有街景圖,但這種計畫之外的醍醐味總是讓我想去探路。

就這樣意外發現了超美的視野,這樣的樂趣就像玩探索迷宮RPG的遊戲中發現了寶物般愉悅。
























墾丁的海線公路在夏季與冬季是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

這段公路在我兩次的單車環島都沒有經過,第一次因為颱風快來的關係,我們選擇了縣道200號繞過了鵝鑾鼻到滿州,第二次因時間因素快速環島,直接騎台9南迴公路到台東...

我有一種終於來到這裡的感嘆。

盛夏時是熱鬧的渡假勝地,冬季卻是舒服宜人的氣溫曬著不毒辣的陽光,還有與騎車人才能體會的強烈落山風,有一好就沒二好,人生好難騎車更難....

這回我選擇騎上山,想看看墾丁山路的景色,一條是從大灣往社頂再下滑船帆石沙灘的路線,另一條是橫切埔頂到東則不經過鵝鑾鼻燈塔,兩條都有著值得欣賞的景色,才知道極南端公路不只有大海這件事。




























這裡過後前往東岸的路上,遇了上一戶人家養著一大群的狗,有的有綁鍊子有的沒有,紛紛衝了上來對著我吠,之前看遇到狗群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緊張,慢慢的通過,不過真的有夠難做到的啦,嚇都嚇死了!

好加在這次我有一位汽車當我的盾牌,讓我跟狗群隔開,順利的通過...
不然好死不死那段還是個陡坡...




恆春半島冬季限定的逆風與側風,在東側海岸線完全無山脈的阻擋下,騎起來真的是有夠困難的!!

真的體會到什麼才叫逆風中前進,但逆風還好側風才是恐怖的,下坡比上坡更可怕,讓我需要緊握著握把用力壓住重心,不過這段台26線公路除了筆直的道路外,再也無任何的多餘的人工產物,也是我心中台灣經典的絕景公路之一。








在驚心動迫的與風對抗之下,我終於抵達了第三天的住宿,這間是我心中一直想找機會入住的海線旅店之一,名為「日日旅海」。我自已解釋名稱,應該覺得這裡每一日都是在海上旅行的樣子吧。




最爽的莫過於一早在房間內就可以看日出了。

只是六點鐘起床時,看見海上的雲層相當的厚應該是沒機會看日出...




但這難得的愜意賞日出方式,我決定還是穿起外套帶著相機,
在草地中找一個我覺得最好的位置坐著。


意外的底下的雲層雖然厚重,但還是看得見天空。

在這種時刻有沒有日出已經不是重點,看著眼前的大海與層雲的變化,海浪的聲音不停的循環著,吹著風(雖然有點強...),縮在一張椅子上,倒也是另一種放空的幸福感。




隨著時間的流動,雲層也抵擋不住升起的太陽,灰階的世界突然變得高彩了起來,
不過於炙熱的陽光是我覺得最舒服的早晨。

沒想到我就這樣玩相機與看海看了兩小時,等了到民宿的人來上班幫我們準備早餐。
這樣的旅行,是否也太過於美好,我這樣內心不斷的反問自已。




















日日旅海的店員們也都很親切,她們說這裡工作雖然也像一般的服務業有著各種辛苦的事,但只要往外面看看這草皮與海,基本上心情就會很好。

再回頭往外看出去,根本感同身受。

最後我們繼續混到了十點半多,才終於步出房間,並沖泡了兩杯Cycle Dummies Pitstop前陣子所推出的戶外咖啡包,準備在最後一天的旅程上結束後找個漂亮的海岸喝咖啡,來享受我們最後一天的旅程。




我們往滿州市前進,最後一天的目標是傳說中在山上的白色鳥居「高士神社」。

接回到縣道200號後,讓我把十多年前的回憶稍稍找了回來,
在同樣的一間7-11下補給,這裡給我的感覺是變化還真的是不大呢,
但不同的是現在我騎車的體力變好了一些。

能夠更輕鬆去旅行這件事,一直是我訓練的目標之一,
我的目標只是希望能利用單車的方式進行更多的旅行,體力越好就能跑越多的點!

因為騎單車真的是能讓旅行變得更有樂趣與印象深刻。




這天在南部的朋友也特地騎了機車趕在工作前來找我敘一波,明明要騎的距離不近,真的就像南部的天氣,太熱情了啦。(笑)




切往「高士」的路上,路況遠比我想像中的好很好。

從縣道200號的分水嶺社區騎上來約3.8公里,如果有路過此路的朋友滿推薦騎上來看看。






















雖然看過IG上這裡的美照,但實際上來一趟果然還是現地加騎車上來,還是最讓人感動。

來這裡之前我上網在Wiki查了這裡的小故事,其中一段

"二次大戰時的台籍日本兵族人,出征前役男們在神社前與家人互別並約定「如果我回不來了,以後就來神社相見」,因此村民希望重建神社實現親人的遺願。"

也讓人印象深刻,2015年才重建2016年豎立鳥居,也是臺灣戰後第一座供奉神祇的神社,好像每年也會請日本神官來這祈福。




單車旅程的最終章就到旭海,這裡也是我一直想再回味十多年前環島的之地。

當年大學剛畢業稚嫩的我,也已經出社會工作十年多一些了。
也因為那一次環島,我愛上了單車旅行就這樣持續到現在,旭海這段我的印象一直很深。

當年這邊正在進行三軍演習聯訓,而我跟其他三位友人在雨中騎往台東的路上,穿過了大陣仗的部隊非常震撼。




有人曾說台26旭海路段是最台灣最美的公路,最美的封號一直都有各式各樣去出現,
但聖地武嶺的天堂路也好旭海也好,這些都是各有自已特色的絕景公路路段。








上車前,不妨泡個溫泉換上輕鬆的衣服上車回家吧!

爽。




恭喜也感謝你已經把這篇文章看到最後了,四日的旅行我沒有想到可以寫如此多的內容。


對我來說很多景點或路線都是難得取捨掉的,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通病,我只能把原因歸咎於「台灣實在是太美麗的地方或事物了吧!」


對我來說也許只是想放空,但也許這些旅行的紀錄能讓多人喜愛上單車,喜愛上台灣的話對我那就是另外能獲得的愉悅了。








South of the border - 臺灣最南/高屏四日單車旅行 END.
安森



留言

熱門文章